后蹄膀 又叫后肘、后蹄膀、后肘把、大時花、后大蹄、圓蹄
蹄髈是江南地區(qū)的叫法,具體指的是豬大腿下方一小段截至豬膝蓋以上部分,分前蹄膀和后蹄膀。 北方一般稱呼為豬肘,肘子,具體對應(yīng)如下: 前蹄膀=前肘=豬肘 后蹄膀=后肘=肘子 前蹄膀:筋皮與瘦肉多,富膠質(zhì),常連皮烹飪,適于燒、扒、醬、燜及做湯,或制肴肉、捆蹄肉等。 后蹄膀:皮厚筋多,多瘦肉,富膠質(zhì),適于鹵、黃、燉、燜、燒、蒸、扒,如“醬肘子”、“白鹵肘花”、“清燉肘子”等。 另注:豬蹄,就是從豬腿上分割下來的,蹄髈以下的部分。豬手和豬腳是廣東人對豬蹄的叫法,區(qū)別在于兩個前蹄稱為豬手,兩個后蹄稱為豬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