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耳(干) 又叫白木耳、雪耳、銀耳子、白耳子、白耳
銀耳(干)起源于銀耳,古稱白木耳,起源于中國四川、云南等地區(qū),自古便是珍貴的藥食兩用真菌。經(jīng)人工栽培技術發(fā)展,現(xiàn)已成為全球廣泛種植的食用菌類之一,以膠質豐富、口感柔滑而深受喜愛。
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植物,有“菌中之冠”的美稱,夏秋季生于闊葉樹腐木上,分布于中國浙江、福建、江蘇、江西、安徽等十幾個省份,目前國內(nèi)人工栽培使用的樹木為椴木、栓皮櫟、麻櫟、青剛櫟、米櫧等一百多種。銀耳既是名貴的營養(yǎng)滋補佳品,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。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做是“延年益壽之品”、“長生不老良藥”。 子實體紙白至乳白色,膠質,半透明,柔軟有彈性,由數(shù)片至10余片瓣片組成,形似菊花形、牡丹形或繡球形,直徑3-15cm干后收縮,角質,硬而脆,白色或米黃色。子實層生瓣片表面。擔子近球形或近卵圓形,縱分隔。春夏秋冬都可人工種植,春秋采收,用老斑竹浸豬油制成竹刀采割,將鮮銀耳以清水洗凈后,曬干即成。